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史志研究  >  专题集锦

专题集锦

改革开放以来榆林的发展历程、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

浏览量: 5052   发表时间: 2022-01-07 10:11:55.0
打印本文

197812月至201211月)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榆林人民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榆林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2年,以农村改革为突破,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以农村改革为基础,逐步把改革向城市推进;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2002年,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全面突破,资源开发全面启动,初步奠定了煤、油、气、盐产业基础;第三阶段是2002年至2012年,榆林撤地设市后,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大踏步迈进,开启了榆林有史以来最快的发展阶段。

一、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8-1992)

这一时期,中共榆林地委积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拨乱反正,很快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榆林进入了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

(一)拨乱反正,为工作重点转移奠定基础

粉碎“四人帮”后,榆林地区各项事业在徘徊中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榆林地区加快了拨乱反正的步伐,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工作重点转移奠定了基础。

1、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补课,开始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掀起了一场全国响应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78年10月,省委宣传部召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会,要求在全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补课。会后榆林地、县及时召开真理问题学习讨论会,传达中、省精神。为解决真理标准讨论一般化问题,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推广到基层,1979年11月,榆林地委发出通知,要求主要领导带头讨论,并在《榆林报》上刊载讨论文章,迅速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引向深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树立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左”的思想禁锢,为深入开展揭批查运动,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榆林地区的贯彻落实。

2、传达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始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19781224地委召开会议地委常委和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集体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决定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尽快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随后县、社普遍召开多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地、县通过培训宣讲骨干,针对传达学习和宣讲过程中干部群众共同关心的问题召开理论讨论会,动用一切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全会精神在宣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同时,榆林地区逐步完成拨乱反正各项任务,为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粉碎“四人帮”后,榆林地委开始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但由于“左”的思想惯性和“两个凡是”的影响,工作进展缓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榆林地区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1978年9月底至10月中旬召开的榆林地委常委扩大会,全面开展了揭批查运动,并为“文革”以来影响最大的“杨、刘”假案平反。随后,县、社各级党委也相继以召开常委(党委)扩大会议为开端,开展揭批查运动,为本地大案、要案平反。同时,各级党委为当年在媒体上被点名批判的受害人公开恢复名誉。1979年2月地委常委会同意,在《榆林报》上“文革”期间点名批判杨沛琛、杨在清等31名同志恢复名誉。10月中共中央批复陕西省委同意撤销中发〔1967〕245号文件《米脂县武装部被革命群众誉为陕北高原上的一面支左红旗》),对因该文件而受害的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1月省委批复了榆林地委1968年两次武装围打佳县案处理结果。至此,榆林地区揭批查运动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1979年至1980年,榆林地区先后571名干部平反为所牵涉到的3951名干部落实了政策。

在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各级党组织对“文革”前发生的重大案件进行清理纠正,实事求是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纠正了1957年以来错划的597人的右派问题,给3570人落实了统战政策使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重新出来工作1978年至1983年,全区提拔了300多名科技人员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给31名有名望的老知识分子安排了相应的社会职务,调动了相关群体的积极因素。

(二)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1979至1981年,榆林地区贯彻中、省国民经济调整精神,以农业为重点,完成了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并在调整中逐步开展农村改革。随着国家政策明确,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快速推进,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出现飞速增长,带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成效显著,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神府煤田大开发,全区经济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快速推进

1979年10月地委发出《关于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意见》,要求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收益分配的原则下实行作业组大包干其中,米脂县杜家石沟村公社朱兴庄大队孟家坪生产队实行的定劳包产岗位责任制受到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的关注,1980年工作组调研后《人民日报》刊登文章,“这种办法解决了合作化以来在集体农业管理上普遍渴望解决而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吃大锅饭问题,这是农业经营管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其实,此时榆林地区已有部分生产队突破禁区,暗中试行包干到户。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下发后,榆林地委立即集中精力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生产责任制迅速落地生根年底,全区67%的核算单位实行了联产计酬责任制1982年底,全区除府谷县前石畔大队外,全部实行包干到户。

包干到户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高涨,促成了1978至1984年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198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58067万元,较1978年增长24.5%;粮食总产达到74.7万吨,增长21.5%;农村人均占有粮由1978年的296公斤提高为32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元,增长1.8倍。

2、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1980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来榆林视察工作提出“一九八五”奋斗目标,地委、行署据此形成1981至1985年经济建设规划在该规划的指导下,榆林地区粮、草、畜等方面有了快速发展。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对农产品的购销政策、农村市场的管理等方面逐步放宽。1984年初,地委、行署根据国家政策,将农村工作重点转到发展商品生产上,榆林地区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至1989年农业商品产值31847万元,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7.1%,畜牧业商品生产发展最快,达到13861万元,占畜牧业产值的一半以上。

农村的二三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从无到有迅猛发展。至1989年,农村二、三产业产值达到47054万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3年的16.1%提高35.4%。农村工业发展最快,至1989年产值达到27642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6.6%。

3、国营工业企业改革,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党的十二大后,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榆林地区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在经营方式上,1983年起各行各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1987年试行企业承包租赁经营,尝试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全区绝大部分国营工业企业和大部分乡镇工业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部分乡村企业试行租赁经营。1983年起,以实行利改税为重点,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国营工业企业开始由生产单位转变为经营核算单位。在利改税的同时,企业在人事安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权利也有所扩大,全区工业进入大发展阶段。工业基本建设规模成倍扩大,生产能力迅速提高。1984至1988年完成工业基本投资26491万元,相当于前35年总和的1.5倍。198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59937万元,较1983年增加2.2倍。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之后,榆林地区第一次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第三产业迅猛发展。这一时期,城市商业政策也在不断放宽,商业经济发展迅速。全区饮食业、服务业机构数由1978年的5042个增为1988年的27571个,从业人员由1.5万人增加到5.4万人。其中个体商业从无到有,发展最快,至1988年有个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机构2万多个,个体商业完成社会商品零售额11672万元,占全区总数的15.3%。

4、神府煤田开发,带动地方重工业发展

神府煤田大开发,是我区首个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1985至1986年时任总书记胡耀邦、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先后视察神府煤田,将神府煤田开发建设列为国家“七五”期间重点项目,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速神府煤田开发的决定》。由华能精煤总公司牵头,省、地成立了相应的煤田开发领导机构,指导制定煤田开发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针对榆林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国家修路,群众办矿”的神府煤田开发方针,矿区建设以神木县大柳塔为中心,分三期进行,大柳塔、上湾、马家塔露天矿等相继投产。至1991年,神府矿区一、二期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5.9亿元。

一批以能源为主的地方重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地方重点煤矿哈拉沟煤矿、南梁煤矿、前石畔煤矿先后建成投产;横山电厂一期工程、榆林天然气工厂一期工程3万吨甲醇项目动工。至1990年年底全区原煤产量394万吨,实现利税2795万元,煤炭工业初步成为全区经济支柱产业。神府煤田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更为明显,至1990年底,府谷县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入实现双过亿,成为榆林地区第一个乡镇企业产值、收入超过亿元的县。

交通不便是制约神府煤炭外运的关键问题,在神府煤田大开发的带动下,一批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纷纷开工建设。石店、府店、榆神、包神府等公路交通要道快速建成;1988年国家西煤东运跨世纪工程神朔铁路全面动工,至1992年陕西境内的线下工程完成。1989年10月我国Ι级煤碳专运铁路、国家第一条贷款修建的包神铁路建成运营,年运力达到1000万吨;1988年底国家投资修建的3C级榆林机场建成通航;1991年国家资助项目佳临黄河大桥开工兴建。

5、陕北建设委员会大力扶助榆林经济建设

1978年11月,陕西省委成立由省委第一书记兼主任的陕北建设委员会,以发展农业生产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发展陕北老区经济的政策措施。1979年至1981年主要致力于改变我区人口外流、逃荒要饭、生活困窘的局面,使经济得到初步恢复,人心得到稳定;1982年至1985年主要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小流域治理,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发展乡镇企业,解决群众花钱问题;1986年提出发展烟、果、羊、薯、煤等八大主导产业,1990年后开始建设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百万亩红枣基地,白于山区百万亩杏、脱毒马铃薯基地和50万亩酥梨基地。与此同时,陕北建设委员会相应地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1978年至1986年陕建委共拨给榆林19018.89万元,帮助榆林地方经济在“六五”解决温饱,“七五”治穷致富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6、探索承包治沙政策,实施国土整治

榆林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适宜的治沙模式。1979年,榆林地委试探性地给每户农民划拨3至5亩荒沙进行治理。1983年起,地委、行署探索承包治沙,决定“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把适合社员经营的‘五荒地和小流域划给个户和联户,签订合同,承包治理,规定标准,限期种草种树,谁种谁有,可以继承。”承包期限可达50年。在政策的鼓励下区内相继出现了户包治理流域、户包治理“五荒地”等热潮,涌现出一大批林木种植大户1988年6月地委、行署作出《关于加快造林种草全面治理沙荒的决定》,在政策上进一步转变,个人、集体、国家一起上,以户包治理为主。同时建立各级干部治沙造林岗位责任制,推行行政和技术干部责任承包和技术承包。1990年12月,地委、行署在制定发展农业经济的总体思路时,正式提出“北部治沙,南部治土”的生态治理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榆林地区的生态治理事业大步前进,造林速度大幅增长。

榆林是国家国土整治项目重点实施地区之一,主要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北部治沙工程和重点小流域治理工程。榆林地区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期工程(1978-1985)建成3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使我区北部近半荒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基本上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局面。由国家、“三北”林业局资助的我区北部治沙工程一期(1988-1992),在沙漠腹地营造了万亩以上成片林159块,150多万亩农田实现林网化,基本形成了带、片、网结合防护林体系,并在沙区新增水地30多万亩,进一步巩固了“三北”工程建成的3条防风固沙林带。1983年我区无定河、黄甫川流域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一期(1983-1992)安排治理148条小流域,共8160平方公里。在治理区内布设植被保护、梯田截留、库坝封堵三层防线,基本达到“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的水保效益,1992年通过国家验收。

(三)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建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同步进行。榆林地区在省委领导下改革党政领导体制,进行机构改革,加强干部管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行政体制改革

改变党政军合一的革委会体制,党政分开,恢复了政府机构的职能。1979年2月,地区行政公署与地委正式分开办公,1981年2月,各县革委会为县人民政府.公社以下行政体系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从根本上动摇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1983年7月,乡级建制实行政社分设,按照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建立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乡的经济组织。1984年9月榆林地区政社分设工作结束全区共设217个乡、44个镇。在乡以下设村民委员会,村委会以下设村民小组镇以下设居民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

2、进行党政群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是党政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组织保证。1983年6月地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开始,将原有的57个部、委、办、局、社合并裁减为34个其中地委机关由12个部门减少为7个;人民团体由4个减少为3个;行署机关由41个减为24个。党政群机关实有人数1982年底1000人,减为700人。经过改革,地区党政机关在精简机构和实行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

3、干部管理体制改革

调整领导班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榆林地、县领导班子进行过多次调整。第一次是1980年县党代会和人代会期间,清理了部分“三种人”和“文革”中犯严重错误的人;第二次是1983年8月机构改革中,取消了常委建制,只设书记、副书记和委员,按照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要求,一批老同志退居二线或离职休养,提拔任用了一批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干部;第三次是1984年召开县级党代会和人代会时,进一步深化各级领导班子“四化”建设的要求,县委常委由99人减少为95人。

建立集体领导制度。1980年6月,地委出台了《关于地委常委工作制度的若干规定》,地、县常委建立领导集体办公制度,新制度贯彻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干部的任免、提拔、调动、审查、奖惩必须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

改革干部管理体制。1981年12月地委下发了《中共榆林地委管理的干部职务名表》,对干部管理有关问题作出新要求,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属地委管理干部的有关工作,由地委组织部统一办理。1984年起,按照《榆林地区健全后备干部建设第三梯队的规划》,建立了一批县级后备干部队伍。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1988年9月,地委提出改革干部制度的5项措施,从招标聘任、基层锻炼、干部交流、退休制度、解决机关超编问题等提出具体措施。

实行岗位责任制。1984年5月地委召开党政机关实行岗位责任制工作会议,要求地县乡(镇)要把建立岗位责任制作为机构改革第二任务抓紧抓好,明确岗位责任制的基本要求,处理好职权的关系,严格考核,严明奖惩。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榆林地区各县落实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相继召开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1980年5月至1981年2月,各县在直接选举出县人民代表的基础上,先后召开本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设立了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了各县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和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选举产生了各县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设立地区人大工作机构。1984年7月,地委成立地区人大工作联络组,由地委办公室代管1989年3月,设立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榆林地区联络组,为省人大常委会派出机构,地厅级建制。随着县、地人大机构的逐步健全,人大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发挥监督职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恢复政治协商组织。1979年2月地委决定恢复统一战线工作部1986年7月在榆林地区设立政协联络组,附设在地委统战部,负责全区统战工作。1981年1月停顿15年的政协榆林县委员会恢复工作。至1984年8月,其余11县政协组织先后恢复与建立。政协榆林地区联络组成立后,领导各县政协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力、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以及推进全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83年久居香港的爱国人士胡星元捐款在榆林城内兴建图书楼成为这一时期统战工作的一大成果

(四)加强党的建设

“文革”期间,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受到严重破坏,纪律废弛,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想泛滥,一些干部甚至还滋生了腐败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部署,加强思想教育,健全党规党法,整顿党的作风。

1、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内制度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榆林地区出现了解放思想、发扬民主的生动景象,但党内也出现了一些不良思想倾向。榆林地委贯彻省委决定,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制度建设工作。1988年10月至1989年3月,在全区各级党组织中有步骤地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的活动,纯洁了党的队伍,完善了对党员的民主监督机制,建立了党员联系群众,党员定期汇报等制度。1989年3月,地委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十条措施》,加强党委对党建工作的领导。1990年4月,召开地委委员(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和省委第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讨论全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2、加强纪检机构建设,纠正不正之风

1978年4月重新恢复的中共榆林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承担起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加强组织纪律,端正党风,改进领导作风的重担。各级党委加强了对纪检工作的领导,基层纪检机构进一步健全,纪检队伍得到充实。

1981年起纪检部门将检查纠正“三招三转一住”中的不正之风作为端正党风一项主要工作,同时严肃查处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案件,通过抓好党风带好民风。1983年根据省委指示精神,各县委成立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领导小组,作为党委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工作机构,查处了一批重大经济犯罪案件。1989年后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抓干部的党风党纪教育,查处了一批严重违法违纪案件。1990年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地、县监察机关集中力量对领导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搞违法违纪活动的案件进行了查处。

3、加强党的组织整顿,开展整党和基层组织建设

1983年10月,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榆林地区从1984年秋开始整党准备工作,地、县、乡(镇)、村(包括城镇街道)先后分四批进行,到1987年9月结束,共有425个党委(组),190个总支,8904个党支部,135136名党员参加。四整党调整了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党的组织生活、会议、学习、工作和端正党风等一系列党内生活制度使党不管党的状况有了改进,整党取得了较为显的成效

1987年以来,地委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村级班子进行全面整顿,解决全区约20%左右的村组织涣散,工作无人负责的状况。1990年3月,地委、行署作出《关于整顿基层组织的决定》,从地、县(市)、乡(镇)抽调4000名干部,帮助基层组织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整顿基层组织,搞好“两个文明”建设。1990年10月,全区分期分批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主要任务是搞好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整顿农村基层组织、集体财务和社会秩序。1991年春节后开展了第二期农村社教活动。

(五)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榆林地区在加强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积极响应中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对教育、科技、卫生、文艺等领域的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决策,促进了榆林地区全面发展。

1、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把学雷锋活动和“五讲四美”活动进一步制度化、群众化,要求全区党员、团员,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阶段。1982年3月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重点抓县城和集镇的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和服务质量“脏乱差”问题,榆林城市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进,各方面服务质量有所提升。1984年4月地委、行署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建设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活动的决定》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及军民共建文明村镇、文明街道等活动,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广大农村开展“五好家庭”活动,发动群众讨论、制定、落实“乡规民约”,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同时,通过表彰先进人物,带动群众更加自觉地讲文明、树新风、做好事。1986年4月,山西临县的一艘机动木质客船在佳县峪口乡南河底村黄河水面上沉没,船上170名乘客全部落水任凤祥为首的船工力救人,省政府授予“抢险救人英雄集体”荣誉称号在群众中树立了榜样。

2、教育事业重新受到重视

党的十二大后,榆林教育以抓好普及小学教育为重点,倡导集资办学,实施“一无两有”规划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从1984年起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普及初等教育规划。1985年吴堡、绥德两县率先普及了初等教育1986年到1989年其余各县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97%,年巩固率96.3%,毕业率92.7%,普及率达90%以上。1987年起榆林地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陕西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1989年全区共有小学5911所,在校学生315389人。19851988年是改革开放最活跃的时期,全民经商的热潮波及到学校出现部分学生弃学经商现象和小中专热潮,全区各中学的高中班出现大量缺额。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到1989年小学生辍学经商现象基本得到纠正。

3、大力发挥科技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榆林落实党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方针,发挥科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加强科技机构建设。1978年地、县恢复了科委,1979年6月恢复了科协,地、县农、林、水、牧建立了完整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制定完善的科技发展规划。相继制定了《榆林地区1978至1985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榆林地区“七五”期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纲要》(草案)“科技兴榆《1521工程》”“星火计划”等科技发展计划,促进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在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上发挥作用。

大力推广实用技术。1983年开始组织大规模的新技术示范推广活动,重点推广两法种田、塑料棚栽培蔬菜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新技术,把全区旱作农业生产推向一个新阶段。各类科技人员下乡蹲点,推广米脂袁家沟村农林牧综合发展的经验,效果良好。

沙漠防治领域成果突出。1985年“榆林沙荒大面积植树造林扩大试验”荣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987年榆林沙区飞播造林中间试验被专家认定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同年,榆林地区治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漆建忠,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4、大力发展卫生事业

卫生工作主要围绕计划生育、防治地方病和发展中医事业开展。针对50年代后期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陆续进入婚育期的情况,地委、行署加强对农村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在80年代前期和90年代初期,先后集中开展了以农村为重点、以二胎结扎为主攻目标的计划生育运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榆林地区人口生育无政府的状态得到初步扭转;榆林地方病主要有氟中毒、大骨节病、甲状腺肿等,1991年5月全区累计50多万人摆脱了地方病的危害,榆林地区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集体靖边县东坑乡毛窑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使过去的“拐子村”变成了富裕村。榆林历史上崇尚中医中药,改革开放后,积极发挥名老中医价值,组织专人对老中医的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进行整理。1985年组建《榆林中医》编委会,总结发扬榆林中医文化。1988年榆林地区中药厂生产的中成药青黛丸,获全国首届百病克星金奖。

5、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文艺事业贯彻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发扬地方特色文化,文化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1979年6月榆林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后,组织、联络、团结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以搞好文艺创作为中心,发展和繁荣本地文化事业,推陈出新,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富有影响力的舞蹈和音乐作品地区文联摄影干部陈宝生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是我国颇有影响的“黄土地摄影家”。地区文化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开展农村集镇文化中心建设、“文化大篷车”等农村文化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文化、生活和科技咨询,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

该时期,榆林经济从单一的农业型经济模式向综合型经济模式转变,第二产业异军突起,第三产业迅速起步,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体系。到1992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68亿元,比1980年增长218%;国民收入17.57亿元,增长177%;工农业生产总值24.11亿元,增长150%;财政收入1.51亿元,增长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71元,增长10倍,农民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国土整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北部70%的荒沙得到固定或半固定,初步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南部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工作成绩显著,治理面积占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也有较大改善。但这一时期榆林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滞后地区。

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2002)

这一时期榆林积极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开放开发力度,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2000年7月1日,榆林撤地设市,中共榆林地委改为市委,榆林地区行署由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改为榆林市人民政府榆林进入大开发、大发展阶段的前奏。

城乡经济持续发展

90年代,榆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能源资源开发、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积极内引外联,使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八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4%,“九五”期间受亚洲金融危机、煤炭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个别年份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

1、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

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1996年,地委发出《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年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将农村耕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1997年,地区按照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精神,全面铺开土地延包工作,于1999年底结束。与农户签订发放“一书一证”65.46万份,占农户总数的99.7%;承包耕地1137.86万亩,占总耕地的99.3%。

90年代地委、行署多次发出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在连年干旱的情况下,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全区“羊、果、薯、豆、油料”五大主导产业,重点建设商品粮、油料、果类、红枣和优质肉、奶、蛋畜产品生产基地。到2002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04.3万吨,油料产量达到5.7万吨。牧草、羊子、红枣、薯类等产业初具规模,产值达到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形成区域特色产业,例如榆阳区和绥德县的大棚菜、南部山区的仁用杏,府谷县的海红果,定靖的红辣椒、酥梨、杂果等。

榆林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发展。1994年地委发出《关于1994年进一步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包神铁路、神朔铁路、西包公路沿线和县城周围以及重点工矿区布局,形成点线结合的乡镇企业带。2001年,全市乡镇企业达4.6万户,实现增加值17.9亿元,上交税金1.7亿元,为农民人均收入贡献29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7%。2002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3%。

1994年起,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陕西省“五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在榆林地区实施。截至2000年,累计投入陕北建设资金1.89亿元,扶贫贷款资金7.19亿元,以工代赈资金1.56亿元,三项共计10.64亿元。重点建设了地膜工程、甘露工程、移民扶贫异地搬迁项目、科技扶贫项目、淤地坝项目、窖灌工程项目等。通过7年努力,解决了61.7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也初步展开。1999年,地区在定边县砖井镇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将向农民收取“五统筹”的政策,改为征收农业税。2000年,在子洲县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1年,在各县区进行了调研、摸底测试工作,初步确定了农业税年税土地面积和税收额。同年,因遭受严重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全市共计核减农业特产税842万元,农业税核减959万元,“三提五统”任务减免2451万元。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工作措施,榆林实现了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2年的470.8元增长到2002年的1328.4元,农民生活水平由面上普遍贫困转为点上局部贫困。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战场。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0年代,榆林先后推行了公有民营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到新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得以在榆林建立。

1993年,地委、行署发出《关于贯彻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实施意见》《关于全区商业企业推行“公有民营”改革的决定》。进一步落实了企业自主权、明确了企业盈亏责任、推进企业结构调整。7户企业被地区体改委批准为有限责任公司,20户企业经县(市)体改委审批成立股份合作制企业,10户企业被兼并,2户企业宣布破产,引进外资组建三资企业10户。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拉开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幕。1994年5月,榆林在横山、府谷两县和地属企业展开试点,确定榆林毛纺厂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开展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1997年党的十五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战略性改组;鼓励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1998年初,开始推进国有小企业向产权多元化、股份化、民营化方向发展,从总体上搞活国有经济。2001年,全市96.8%的国有企业完成改制。

在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榆林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1992年,地委、行署发出《关于鼓励发展私营开发性生产企业的试行规定》。1998年发出《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大力发展商贸、餐饮、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同时,向第一、第二产业拓展。到2001年,全市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5.3万户,从业人员10.77万人,注册资金6.2亿元;私营企业达到2909户,从业人员35.85万人,注册资金16.45亿元。以羊毛防寒服产业为例,2001年,榆林羊毛防寒服企业已近千家,从业人员多达10万,年产量达1000多万件,年销售收入10亿元,榆林成为我国最大的羊毛防寒服产销基地。

3、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上议程

从神府煤田发现以来榆林境内陆续发现定靖油气资源、南6县资源等90年代,矿产资源的开发逐步加快,“八五”期间榆林将“建设成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这一目标提上议事日程,“九五”期间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神木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大柳塔煤矿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大型矿井。到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4.15亿元,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四个行业的总产值60.91亿元,占比94.94%。

1992年8月16日-19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榆林视察时指出,加快神府煤田开发,全面搞好路、矿、电、港建设,走一条优质高产高效益建设现代化能源基地的路子。1995年底,由国家计委主持,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区编写的《晋陕蒙接壤地区资源开发和环境综合规划》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复。1998年8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对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的报告作了批复,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从此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议事日程。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核心载体和综合配套服务基地榆林经济开发区1999年3月由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1999年10月,《榆林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次年开工建设。

1992年到2002年,全市重点开发的是煤炭和油气资源。煤田开发方面,先后建设了神府煤田的大柳塔、活鸡兔、店塔、南梁等矿区及其配套工程。煤炭产量由1992年509万吨增长到2002年3227万吨,产值由7142万元增长至22.64亿元。油气资源开发方面,先后建成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榆林供气工程、靖-西和靖-榆输气管道、靖边天然气净化厂等。原油产量由1994年13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76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37.9亿立方米,油气开采业产值由1992年236万元增长至2002年8.83亿元。

随着能源资源的开发,电力、化工工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八五”、“九五”期间,地区石油助剂厂、天然气化工厂、氮肥厂、横山电厂、店塔电厂、神木浮法玻璃厂等先后建成投产。到2001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52万千瓦,发电量为30.4亿度。2002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达7.78亿元;化工行业产值增长到21.28亿元。

4、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

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和能源化工支柱产业项目建设10年间,榆林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391.58亿元,路、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有了改观。1999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后,榆林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大力度。2000年固定资产总投资达61.57亿元。

交通方面包神铁路、神朔铁路建成投运神延铁路建成通车;陕蒙半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榆靖高速公路路基桥梁工程基本建成;210国道榆清段、榆神公路、神盘二级公路相继建成。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0168公里,比1990年增加9072公里,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

电力设施方面实施了延榆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和陕西330网和地方110网的联网。1993年到2000年,架设农电线路9800多公里2002年行政村通电率达到99.8%。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设了榆林城区经济适用房、城市供气工程、汽车站扩建和南门广场、榆溪河堤等重点工程,以及榆林经济开发区等项目。

榆林在资源开发进入快车道经济发展加速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截至1999年5月,榆林12县(市)全部被列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

实施了无定河、皇甫川小流域第二期重点治理工程、佳芦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三北防护林第二、三期工程和黄河防护林二期工程以及退耕还林工程。1999年,朱镕基总理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措施。2000年-2001年国家确定在榆林的定边、靖边、榆阳、绥德四个县区搞退耕还林试点工作。

2001年,全市造林保存面积达到1629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30%,北部风沙区860万亩流沙中600万亩基本得到了治理,实现了“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4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5%

经过多年建设,榆林形成了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5、大力开展对外合作

榆林地处西部偏远地区,注重对外学习、交流、合作,全方位扩大开放。1992年至1995年,在陕西省与山东省组织的鲁陕干部交流中,榆林地区和山东济宁市互派四批干部,到对方市、区挂职工作。干部交流推动两地达成一系列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协议,建设彩色塑料印刷、汽车烤漆、玻璃瓶罐、塑料薄膜等项目。1997年4月,榆林地区与江苏省苏州市建立对口扶贫关系。苏州援助榆林项目,涉及教育、化工、旅游、基建等领域。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榆林地区的神木、府谷、佳县、吴堡、清涧、子洲6县对外国人开放。截至1995年,榆林地区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出口商品10大类上百个品种;创办“三资”企业21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0多项。“十五”期间,全市外贸出口创汇达到2亿美元,利用外资总额5000万美元,引进内资50亿元。

1997年开始,榆林每年派出代表团去西安参加“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即“西洽会”,招商引资额连创新高。1997年西洽会榆林地区签订内联项目合同3个,总投资44亿元;2000年共签订项目合同、达成项目协议14个,总成交额19.4亿元。2001年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2个,资金总额达47.11亿元。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党中央提出抓紧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党的十四大提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提高到基本方略的高度。

1、政治体制改革推动职能转变

90年代初,榆林地区党政事业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地方财政困难。1991年下半年开始,地委学习山西隰县经验,进行党政事业单位干部分流、机构改革,主要推行了“党政事业单位创收活动”,以增加机关收入、减轻财政负担。

党的十四大后,为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中央要求在三年内完成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任务。地委、行署进行了以转变职能、兴办实体、分流人员为主的机构改革。1995年10月,地委行署出台《榆林地区地级机关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规定,地委设办事机构7个,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按《党章》规定设置,与地区监察局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行署设办事机构33个,直属事业机构9个。地委、行署机构由原来62个精简为40个,精简率为35.5%。

财税体制方面,根据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1994年地区进行了分税制改革。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收按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税务机构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分别征管,实现了中央与地方在税权、税种、征管上的划分,实现了财政“分灶吃饭”。

这一时期还进行了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和机关后勤服务体制的改革。

党的十五大以后,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2001年,根据中央办公厅《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和陕西省委《陕西省市级机构改革方案》,榆林开始在市级机关进行机构改革。按照政企、政社、政事分开原则,定职能配置、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市委设工作部门10个,直属事业机构4个,各部门内设机构精简10%;市政府设工作机构32个,直属事业机构7个,各部门内设机构精简15%。

2、建立健全民主制度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撤地设市的进程,榆林各项民主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制度的完善,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000年,撤地设市的过程中,榆林的人民代表大会机关由派出机构“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榆林地区工作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榆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0年6月26日至28日,榆林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002年,市政府办理人民代表议案和建议128件。

2000年6月,榆林的政协机关由派出机构“政协陕西省委员会榆林地区工作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政协榆林市委员会”。2000年6月23至24日,政协榆林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榆林市第一届委员会领导班子。2002年,市政府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57件。

基层民主制度得到贯彻。1998年4月,地委、行署要求在全区农村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1998年11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我国确立了村民委员会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999年下半年,全区12县市的5844个村进行了第四次换届选举,也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的首次民主选举。1999年6月,地委下发《关于在全区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意见》。政府机关管理的事务、司法机关管理的事务、社会公共服务行业的公共服务性事务、村务等皆在公开范围。

3、扎实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十四大以后结合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榆林按照党的建设总目标和总要求,扎实推进党的建设。

思想建设方面,按照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要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1993年,地委在党校举办了两期《邓小平理论》第三卷学习班。1995年,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纲要》。1999年到2000年,根据中央要求,全区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2000年下半年到2002年,全市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地委推出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1992年,地委发出《1992年榆林地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要求地委行署领导管好下属、子女,对求情办私事的一律不准写条子、打电话说情;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接受和健全群众监督机制;严格干部任用程序;狠抓纠正行业不正之风。1993年,地委制定并出台《地级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若干规定》,规定地级领导干部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第二职业,不准在企业兼职或担任名誉职务;不准乱收礼金、股票或有价证券。1994年,地委发出《关于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规定》,要求坚持党委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办事,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党内矛盾,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和检查制度。

各级党政机关和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999年到2001年,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群众信访举报6757件次,立案2555件,结案241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2495人,处分县处级干部60人,乡科级干部48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2人,挽回经济损失732万元。

组织建设方面一是按照“四化”要求来培养和使用干部,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更加合理。1993年12县(市)委、政府班子新提拔使用正、副职领导干部39名,40岁以下22名,占56.4%,领导班子平均年龄降到45岁以下。1996年,地委发出《关于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三年规划》。2002年,县(区)党政班子平均年龄42.8岁;新提拔进县级领导班子90人,学历全部在大专以上;新提名35岁以下干部8名,提名妇女干部13名。二是重视干部培训工作。全区每年除了组织部门安排的干部培训、轮训外,还有各个行业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文化知识、业务知识和使用技术等。三是基层组织建设,1994到1997年地委对全区5825个农村党支部进行了全面整顿和建设。1998年到2000年,对2000个村进行集中整顿和村级组织建设,以建设强有力的乡、村班子。

加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

市委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994年榆林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出台《榆林地区1993-1997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1996年地委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

1995年地委印发《榆林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细则》,明确以青少年为重点。2001年,中共中央发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市委宣传部按照省委宣传部和市委的统一部署组织了塑造新世纪榆林人新形象的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了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文明城市创建,2002年,全市已建成省级文明单位148个。在文明社区和文明村镇创建中,1997年建成10个文明乡镇、100个文明村;1998年,全区挂星级牌的文明户达14万多户,占总户数的21%。2002年全市建成省级文明先进县8个。

榆林是陕北文化重镇,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坚持不懈抓文化建设,常年在城乡组织书画展、灯展、剪纸展、秧歌等多种形式的展览、比赛和演出;组织创作出版了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1997年创办了《榆林文艺》杂志;2001年,组织创作了8集电视连续剧《清涧起义》和大型音乐组歌《永远的信天游》等一批文艺作品。

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八五”、“九五”期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榆林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得到切实改善。

1、解决就业难问题

在农村,主抓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方面是劳务输出,实现异地转移。地(市)、县两级劳动部门探索多元化劳务输出,2000年,全市完成劳务输出28.91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4.12万人次),创收6.9亿元。另一方面是依靠本地乡镇企业安置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例如府谷县,截至1997年乡镇企业发展到2400多户,就地转移劳动力达两万多人,占到农村劳动力的30%。总体上,南六县异地转移比例较大,北六县就地转移比例较大。

在城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下岗职工问题成为城市就业工作中的主要矛盾。1998年,地委、行署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机制。同年地区再就业服务中心成立,负责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服务并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缴纳社保费用。2000年,全市共有下岗职工9580人,再就业人数5181人,占下岗职工总数的54%;全市为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522.5万元。有赖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自谋职业、创业和安置就业等方式,下岗职工问题逐渐得到纾解。

2、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20世纪九十年代,党中央根据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潮流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榆林地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数据显示,1995年起每年支出超亿元,到2002年达到6.66亿元。

随着财政投入力度的增强,各阶段教育得到普及。从1990年到1996年,榆林用7年时间实现了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目标。1996年,国家启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榆林地区12县市都列入“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县,加快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程。2000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到2002年,榆林、神木、府谷、靖边四县市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1998年,榆林地区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与此同时,普通高中连年扩招,高考录取比率也大幅升高。1992年高中在校生人数为1.9万人,2002年达到5.87万人。199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5262人,录取总人数为709人,录取率13.47%,本科录取377人,录取率7.16%;200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3124人,录取总人数为9486人,录取率72.28%,本科录取4324人,录取率32.95%。

教育的普及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地区总人口为291.23万人,文盲半文盲人数为75.96万人,占15岁以上人口的40.2%;而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总人口313.8万人,文盲半文盲人数降低到39.72万人,占15岁以上人口的17.87%,比10年前降低了22个百分点。

3、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19901129日国家卫生部颁布《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市级部分医院开始提出创建级别、等级等目标任务。到1995年,全地区经过几年的等级管理创建、申报、评审,地区第一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地区二院被评为三级乙等医院,各县评上二级甲等医院的共6所。

1994年,新建的地区第二医院住院大楼投入使用;1999年,由爱国人士胡星元先生捐助1200万元与榆林市政府共同投资的星元医院开诊。至2000年,共有甲级卫生院54所,乙级卫生院134所,丙级卫生院34所。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367个,拥有卫生工作者925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465名,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2.7名,卫生人才短缺问题有所好转。2002年,全市医疗卫生支出1.05亿元,总床位680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1.964张。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得到建立和发展。90年代,榆林的养老、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或初步建立,或得到改革完善。

在养老保险方面,1993年,全区全民所有制企业推行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统筹管理。1996年开始推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计划,将养老保险统筹实施范围扩大到各类企业,包括集体、外商、联营、股份制、私营企业和城镇个体劳动者等。2000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为804户,参保在职职工54755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11208人。

实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997年以前,行政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每年享受若干额度的公费医疗待遇,国营企业职工则享受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费用的劳保医疗制度。1997年开始,地区进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开始建立起医疗保险基金。2002年参保职工数达到12万人。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1997年榆林地区在12个县市进行了城乡低保调查摸底。2000年,榆林城乡最低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实现了由随机救助到制度化保障的跨越。2002年领取城市低保人员达到42585人。

该时期,榆林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由24.23亿元增长到162.83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03元增长到4953元;工业总产值由10.4亿元增长到112.4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51亿元增长到19.89亿元,增长了13倍。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机动车拥有量由3.32万辆,增长到12.54万辆,增长了近4倍。乡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8.3㎡增长到19.7㎡,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由11.9㎡增长到2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03.5元增长到48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70.8元增长到1328.4元。

经过10年的努力,全市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榆林的大发展打好了基础。但工业基础薄弱、教育、文化和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化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还未根本改善,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现端倪。

迈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2002-2012)

这一时期,榆林市紧抓国家能源战略西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围绕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带动经济跨越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断深入改革,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开启了榆林有史以来最快发展阶段

推进国家级能化基地建设,带动经济跨越发展

进入新世纪,榆林加快国家能化基地建设,全市经济发展连续多年领跑全省,经济总量跃居西部地级市第三位。经济跨越式增长为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中心城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坚持“三个转化”,建设国家级能化基地

榆林凭借资源富集优势,加快国家能化基地建设,坚持“三个转化”原则,以重大项目为主抓手,形成“两区”发展格局和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采掘为基础,电力、化工、建材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板块,“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在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背景下,2002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榆视察。随后,神木锦界工业园区开始建设。2003年3月,省委、省政府在榆林召开加快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地提出了“三个转化”战略,确立了陕北能化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发展方向。2007年4月,省政府第五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会议纪要中又提出了产业发展的“三个延伸”、配套建设的“三个加快”、体制保障的“三个建立”、和谐发展的“三个协调”,进一步深化和充实了“三个转化”战略。2008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来榆视察,在“三个转化”的基础上,对榆林的资源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同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支持榆林能化基地建设的“27条政策”,大力支持榆林跨越发展、转型发展。

围绕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化工基地目标定位,榆林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向基地集中,初步形成较为系统的各具特色的园区工业结构,榆林经济开发区、神府经济开发区、榆神煤化工园区、榆横煤化工园区、府谷煤电载能工业园区、绥米佳盐化工区、定靖油气产能园区、吴堡煤焦化园区相继建成,“两区六园”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实施“三个转化”的核心区、配套产业链的集聚地,涉及全市10个县区,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市所有重点能源开发区,包含全市90%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成为榆林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为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榆林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逐步形成“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模式基本建立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为基础,以电力、化工、载能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探索形成了原煤—兰炭—煤焦油—高端油品、原煤—甲醇—烯烃(芳烃)—合成材料、原煤—煤液化—精细化学品等主的循环产业链。一批甲醇、烯烃、煤间接液化等世界煤化工顶尖技术落户榆林,低阶煤中低温干馏、粉煤热解、煤焦油加氢等自主研发工艺技术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2004年榆林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市和第一甲醇生产大市。2007年开始,榆林从大上项目向上大项目转变,建成或开工了延长靖边煤油气综合转化、中煤榆横煤炭深加工、陕西未来煤间接液化一期、神华甲醇下游加工、延长煤油混炼等一批全球领先的能源深度转化项目建成神东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兰炭产业占据国内主导地位2012年,“神木兰炭”成功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属镁产量占据30%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被誉为“世界镁都”。

2、大力扶持解决“三农”问题

榆林工业发展迅猛,但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结构性矛盾突出。榆林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扶贫开发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农村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3年2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选派万名干部下乡包村帮助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决定》,抽调一万名干部下乡包村,解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困难和问题,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2006至201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多个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实施了“十村样板、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和“企业帮带”、“回乡创业”工程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榆林现象”,建成了靖边尔德井、米脂高西沟和孟岔村等一批生态建设示范新村,涌现出一批大规模资助新农村建设的个人典型。

农村扶贫工作。2002年起,全市扶贫开发工作针对贫困村相对集中的白于山区、丘陵沟壑区和黄河沿岸的土石山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移民扶贫异地开发、发展特色产业、科技扶贫、扩大劳务输出等扶贫措施。“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15亿元,建设重点村1730个,搬迁贫困人口4.63万人,50.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6年,全市农村“五通”工程基本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市彻底消灭了无电村,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55%的建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167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和2万多户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大力培植区域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了羊子、红枣、马铃薯、小杂粮、高产玉米、蔬菜、果桑、黄芪和种业九大特色产业基地和全国小杂粮样板区;绿豆、小米、羊子等18项特色产业面积、产量、质量均居全省第一,马铃薯、旱地春玉米等6大类作物创39项全国高产纪录,榆林成为陕西畜牧第一大市、马铃薯第一大市。同时,顺应产业发展要求,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08年起,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新机制,扶持流转服务组织、规模经营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年全市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5万多份。

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在全市农村全面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乡统筹、村提留和屠宰税。从2004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取消了农林特产税,免征农业税,使全市农民实现零负担。农民在就业创业上有了突破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到2008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2元,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至2012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10元,是2004年的4.5倍多。

实施南部振兴工程。2005年起,市委市政府提出振兴南部66111工程围绕资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扶持南部县建设富民强县工程,促进南北县协调发展。至2011年底,南部六县经济总量是2006年的3倍。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榆林市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规划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全市结合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以交通建设为主,制约榆林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大力推进水利、电力、通信等方面的建设。

2002年起,东西、南北铁路框架不断延伸,先后建成神延铁路、神朔复线铁路、西包铁路复线、太中银铁路,开通了至北京、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列车;高速公路建设取得新突破,榆靖高速公路、靖王高速公路,青银、包茂线榆林段榆神高速公路榆绥高速纷纷建成,高速通车里程全省第一;不断提高普通公路覆盖面,新建改建府店、杨陈、神盘沿黄一期公路;加大航空建设,榆阳4C级机场投运,成为西北五省第一个旅客吞吐量突破百万人次的支线机场。

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坚持“利用地表水、开发黄河水、存蓄天上水”原则,先后建成神木瑶镇水库、李家梁水库采兔沟水库、榆林城区和南六县县城供水工程、榆横煤化工园区应急水源王圪堵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加大黄河水开发力度,2011年,定边引黄续建工程竣工,榆佳工业园区引黄工程一期开工建设。至2011年各类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由6.3亿立方提高到9亿立方,有效缓解了生活、工业用水紧张局面。

电力、通信和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榆林配合国家“西电东送”电源点建设,建成覆盖全市的110千伏主网架,建成投运延榆330输变电工程、750千伏榆横输变电等一批电源工程,至2011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全面完成农网改造,至2009年全市消灭无电村;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十五”末期,榆林成为陕西的第二通信枢纽。2009年“数字榆林”一期工程顺利推进,2012年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开通运行,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网络覆盖全市。

4、加强中心城区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

榆林以加强中心城区建设为重点,三个副中心城市和县城建设稳步推进,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小城镇迅速壮大,城镇吸纳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规划布局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2008年,第四版榆林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顺利完成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中心城市详规覆盖率达到85%。制定实施了“133599”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积由28平方公里扩展到52平方公里,人口由30万增加到50万,城镇化率达到45%。

市政建设投资力度加大。中心城区先后建成世纪广场、凌霄广场、步行一条街阳光广场新建改造了一大批城市主要干道和桥梁,打通“断头路”,形成七纵七横城市道路框架建设了科技馆、档案馆、新闻大厦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完成了榆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城市面貌明显改善,2009年9月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考核验收。

(二)不断深入改革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榆林市贯彻落实中央改革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相继开展了以县乡机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1、机构改革

2002年8月,市委、市政府印发《榆林市县乡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以理顺县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县级党委统一设置机构9个,县级政府根据大小设置机构18-22个左右,县级机构平均精简20%,行政编制平均精简21%,党委、政府和其他机关的编制按15:78:7比例分配。乡镇党政机构改革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同步进行,重点是压缩财政供养人员,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全市262个乡镇并为222个,精简15.27%。乡镇党政领导实行交叉任职,乡镇财政供养的事业编制(不含教育、卫生)总的精简比例为20%。

2012年8月榆林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国企产权制度改革

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3年10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支柱产业集团化,骨干企业公司化,中小企业民营化,改制企业规范化的总体思路,对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进行产权制度改革。2008年,完成榆林第二毛纺织厂和榆林市羊绒分梳厂政策性破产工作,资产公开拍卖。至2009年,79户市属国企和441户列入改制的县区属国企全部完成改制。至此,全市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2010年,我市加快推进企业战略性并购重组和投资多元化,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华电集团整体收购重组榆天化;榆神煤炭公司并购重组省电力公司下属三产企业与榆林城区热电厂,成为煤电热一体化的综合性大型企业;组建了煤业、镁业等一批民营企业集团,神木化工、北元化工等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3、财政体制改革

2002年开始,全市全面开展财政体制改革,相继开展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一是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2002年底全市1364个部门和单位纳入会计集中核算2003年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委派改革延伸到乡镇,推行“村财乡管”二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2003年,将各部门预算外收入全面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全面反映部门及单位预算外资金收支状况,执行收支脱钩和收缴分离,实行综合财政预算三是加强了税源监管“破五难、查三漏的财税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不断完善投融资体系2011年底,全市组建了6家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成立长安银行榆林分行,引进交通、招商、兴业等多家金融机构,批准小额贷款公司66家;打造了创投公司、城投公司融资平台,成功发行了14亿元企业债券,采取BOT、BT、TOT等融资模式建设了榆神高速、210国道榆林城区过境公路、王圪堵水库和县区环保工程等项目。

(三)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为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榆林市不断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改善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吸引力。

1、不断创新行政管理制度

2003年2月,出台全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投资环境目标责任制,并制定《投资环境一票否决制实施办法》,首次对改善投资软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任务分解、夯死责任的管理办法,设立榆林市投资环境“110”。为进一步完善土地政策,出台了《榆林市统一征地办法》、《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区土地统一管理的通知》、《榆林市国有土地使用、出让、出租和抵押管理实施办法》,实行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建设用地统一管理。2008年,推行绩效考核、绩效预算、行政问责“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机制,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推进了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监督公开化、操作程序化。

2、依法行政,增强工作透明度

2007年,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定了榆林市政府法制联席会议制度,城市综合执法局正式挂牌运转。全面推行行政服务公示制、标准化服务承诺制和审批限时制,实行“一厅式”办公。创办《榆林市人民政府公报》,及时公布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完成了电子政务二期工程,市政府网站与9个县区政府网络实现联网。定期将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事项、重点工作部署及完成情况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公布,不断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2008年,初步编制了《榆林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榆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启动建设了两大物流园区建设。2010年榆林海关正式批准设立,电子口岸开通运行,“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3.47倍。

4、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十五期间,引进大批国内外企业集团来榆林投资发展,世界500强企业有5户落户榆林,5年共利用外资8909.5万美元、引进内资148亿元人民币、外贸出口创汇2.14亿美元,分别是“九五”的12倍、3.1倍和2.8倍。“十一五”期间,举办了五届煤博会和两届榆商大会,5家世界500强企业、14家国内上市公司以及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榆林,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79个,到位资金725.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63万美元。 

(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全面部署,榆林市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将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坚持将制度建设贯彻始终,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2003年7月市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和中共陕西省委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潮

2005年1月份开始,全市分三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05年1月开始,共有4391个党组织、67687名共产党员参加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05年11月开始,共有5454个党组织99929名党员参加。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党性觉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9年,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市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查找出榆林发展中存在的“三大失衡”、“三大瓶颈”、“三个掩盖”问题,制定10大类100条整改措施,解决了一批制约榆林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实施了“一总六分”方案,分类进行指导,全面加强了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医院、“两新”组织党的建设。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升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范干部选用程序2006年公开选拔了8名市直部门副县级领导2008年采用“两级三推”办法产生了吴堡县长正式考察人选,在全市范围内公推公选了榆中校长2010年在全省公选了8名县级领导(专业性较强的领导岗位),通过“两级三推”、差额票决的办法,先后产生了12名县区党政正职人选。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2002年制定出台《榆林市关于纠正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现象的暂行规定》,针对乡镇干部不在岗位坚守,住在城市“遥控指挥”现象,规范乡镇领导干部工作纪律。2003年1月,在全市开展“五型机关”创建活动,推进机关单位工作观念创新、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和职能规范到位,提高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全面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

    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2007年成立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制定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试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实行各县区、市直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2002年起,要求各级各部门执行《榆林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细则》,增强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印发《关于在领导干部中开展廉洁自律提醒教育的通知》和《关于推行领导干部家庭廉洁承诺制的通知》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2003年,出台《榆林市工程建设项目廉政制度》,将监督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项目领域内的腐败问题;加强廉政监督,对拟提拔人员进行任职公示,落实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制定了《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询问和质询暂行规定》。

4、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003年开始在农村基层陆续开展了“1235”党建工程、“四创建、一整顿”、“三级联创”、“五型”党支部建设等一系列活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全面推开城乡联动抓党建“六联六创”工作,全年建成“村企联建”、“企企联建”等各类支部389个,组织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全面实施“城乡联动、百村示范、千村晋档”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1年,一、二类村党组织比例扩大到60%。

(五)加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党的十六大把生态建设列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具体目标2003年1月,榆林市第一届党代会提出榆林发展“三大目标”中生态建设目标是把榆林建设成山川秀美的生态人居环境。这一目标的确定,加快了榆林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步伐。

1、实行退耕还林政策

2002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榆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认真搞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和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4月1日开始,全市范围内正式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全年退耕还林工程投资1.36亿元,完成退耕还林228.1万亩,“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全年完成造林16.1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飞播造林48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实施森林管护面积729.3万亩。

2、全民绿化工程

2003年起,全市范围内开展栽百株树造世纪林的“三个一百”全民绿化工程建设活动。“三个一百”全民绿化工程将“三大目标”的生态建设分解落实到人,这是加快我市建设山川秀美的人居环境的有力保障,是我市群众性植树造林工作的一大创举。至2011年底,生态环境呈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态势,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2.17万平方公里,林木保存面积达到2007万亩,覆盖率达到30.7%。

3、治理城市污染

在植树造林的同时,榆林市日益重视城市污染治理2003年4月榆林启动了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以城市气化和集中供热为主要内容,有效降低城区大气污染2008年启动了榆林城区、工业园区和11个县的垃圾、污水处理厂及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卫生。2006年开始,“双创”为目标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08年起,各县“双创”工作启动,同时开展全民清洁运动,全面整治人居环境。

4、发展循环经济

2007年,根据中、省要求,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把节能降耗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扭转了“十五”以来能耗逐年上升的趋势,“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减排降耗控制目标全面完成。启动了榆林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能源化工基地逐步入上现代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轨道,2007年11月国务院将我市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

(五)发展民生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榆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2002年,榆林初步建立了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2005年启动实施了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完善了城市“低保”,启动农村“低保”工作,8.29万城市居民和28.35万农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2007年以后,进一步健全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设立了助学基金、大病救治基金和法律援助基金,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形成了社会保险、救助、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政策性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全市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40多万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达4190户,保障率为49%;2008年,启动实施“1112”安居工程,提供经济适用住房1726套,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累计达9616户。

2、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广

2000年7月1日起市本级正式废除公费医疗制度,开始试行医疗保险制,2001年10月,全市范围内试行医疗保险制。2003年10月15日,市医疗保险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营,标志着全市医疗保障改革纳入了市场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全市参加医保的人有12.1853万人;2005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7年,全市12个县区全部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至2011年,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神木、府谷医改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卫生防疫三级网络。2005年,组建了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市卫生监督机构,完成了市县疾控中心、市传染病院和11个县的传染病区国债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2007年全面启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乡镇卫生院建设力度;2008年建成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院2002年,制定出台《榆林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施方案》,有效降低药品采购价格。同时在佳县试行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与监管网络建设,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实行“三统一”,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药。

3、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严格实行农村“两免一补”、蛋奶工程”政策,实施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城区新建学校,改善小学办学条件,缓解了城区上学难问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07年,全面实现“两基”奋斗目标并通过国家验收加强高等院校建设,2003年4月1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定名榆林学院。2008年开工建设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化大市

2002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公民道德建设年,制定出台了《榆林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以“讲文明、树新风”为龙头,扎实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机关、文明行业、文明校园、文明村镇“五大创建”活动。从2003年5月开始,全市开展了“加强诚信建设,争做诚信公民”活动,带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2006年,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积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推广基本道德规范,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2002年以来,全市以创建文化大市为龙头,贯彻落实文化大市建设《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宣传和扶持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剪纸、石雕产业和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榆林小曲、陕北秧歌、陕北道情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艺精品工程取得新突破,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获得多项大奖;2011年12月,府谷县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县城”荣誉称号,成为我市首家获此殊荣的县区。

该时期,全市国民经济跨越式增长。2012年同2002年相比,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162.83亿元增长到2669.88亿元,增长了16.40倍2005年起经济总量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二,跃居西部地级市第三位2012年底,人均生产总值82549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1倍。工业总产值从112.4亿元增长到3126.88亿元,增长了27.82倍;财政总收入从19.89亿元提高到666亿元,增长了33.48倍;地方财政收入从9.68亿元增长到220亿元,增长了22.7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5倍以上。县域经济发展强劲,神木、靖边、府谷先后跻身全国百强县,定边进入西部百强县。全市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榆林改革开放34年是中国改革巨变的缩影,榆林改革开放的奋进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回顾榆林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坚持和推进改革开放,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就是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观察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全市人民的首创精神,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坚持和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促进发展与环境优化、资源节约、公平正义、安全稳定的关系,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回首过去,成就骄人;展望未来,充满希望。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勇敢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坚信,在中共榆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一定能够团结一致,奋勇前行,加快实现榆林发展的“三大目标”!

 

执笔:高霞、申元元、马慧

统稿: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