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史志研究  >  专题集锦

专题集锦

榆林地区的治沙造林事业

浏览量: 1754   发表时间: 2022-01-07 10:10:09.0
打印本文

作者 申元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榆林的治沙造林事业开启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好景不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影响下,60年代末榆林地区治沙造林工作受到严重破坏,造林进度显著下降;1970年以后,随着全国农村局势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复苏,榆林治沙造林工作也基本回到正轨,甚至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出现了造林高潮。但是,造林模式粗放、疏于管护和毁林事件频发也造成我区林木整体保存率较低。而治沙所的恢复和飞播造林工作的开展则标志着榆林治沙造林事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治沙造林事业整体发展情况

1966年初,榆林的治沙造林工作仍按常规进行着。榆林行政专员公署派出工作组,历时两个半月对长城沿线一千多华里的林带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走访调查,出台了《关于补齐陕北长城沿线防风固沙林带的规划(草案)》。下半年,“文化大革命”的大潮冲击到了榆林,林业系统也不能幸免。专署造林局已于当年4月更名为林业工作总站,此后又数易其名。总站内部将“文化大革命”与“四清”运动结合进行了所谓的“阶级斗争”,林业生产的正常秩序被打破。19687月,林业局成立革命领导小组,暂行原林业局的业务职权,接着便展开了“大批判和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19717月又成立了地区林业工作站革命委员会。在这些运动中,许多治沙造林业务骨干受到批斗,一些林场的科学试验也被迫中断。

在变动不居的局势影响下,榆林地区治沙造林工作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趋势。数据显示,“文化大革命”前3年,榆林地区造林速度显著下降,平均每年仅造林44万亩,较前减少16万亩70年代以后年均造林面积出现大幅增长。自1969年起,全国农村局势趋于相对稳定,经过几年的动乱,广大工人、农民迫切希望结束动乱,恢复和发展生产。19708月,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后,各地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 

1970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出台的《榆林地区风沙区治理发展规划(草案)》,成为70年代全区治沙造林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坚持北部造林治沙,南部修梯田治土的方针,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相结合,榆林地区治沙造林进入以集体为主、搞大会战阶段。当年,全区组织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4个大会战点,即:天桥灌区、定靖高原井灌、无定河流域水利、长城沿线防护林。林业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年均造林面积得到大幅增长,全区共造林77万亩,比上年增加1倍多,比“文革”前3年平均造林面积提高23%

1972年起,榆林地区全面推广社队办林场、会战造林经验,使得70年代林业建设规模逐年扩大,造林面积逐年增加。1974年造林101万亩,从此全区每年造林超百万亩。197510月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再次掀起了“学大寨”运动的高潮。榆林地区将治沙造林作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宣传和建设活动。19762月,地委常委会议决定将3月定为全区纪念毛主席“绿化祖国”号召发表20周年活动月。到6月中旬,全区共发动50万人,造林132万多亩,育苗9万多亩,育苗、造林数量比1975年同期增长40%以上

截至1976年底,历年坚持营造的长城沿线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已具规模,初成雏形,完成造林680万公里,95.92万亩,分别为设计任务的60%58%。营造农田防护林13.7万亩,保护农田74万亩。水保林总面积227.6万亩;红枣林带面积达17万亩;果林带面积达29.6万亩,万亩以上成片用材林有62榆林县治理了南川、西沙、东沙和红山,完成榆高渠工程,修建西沙渠,使昔日沙丘出现了绿树、稻田和鱼塘。

在上下联动的治沙造林事业中,榆林民间“艰苦奋斗、勇战荒沙”的治沙精神也得到延续。“文化大革命”前的老典型这一时期仍在持续发展,1975年,靖边县的杨桥畔、定边县的小滩子、神木的窝兔采当3个大队,分别以引水拉沙、拉土压沙、营造防护林的典型在非洲马里作了图文展览,榆林人民治沙壮举和经验第一次走出国门。同时,横山县杜羊圈、榆林县蟒坑塘、补浪河长城姑娘治沙连、靖边县民兵造林治沙等新的先进典型也陆续涌现出来

治沙老典型小摊子村在党支部书记李守林的带领下,一方面植树造林,一方面改良沙地。该村1966年开始打机井,到1968年共打成机井18眼,水地面积发展到1000亩。1970年至1974年,用拉土压沙、掺土改沙的办法,改良沙地559亩。为了改造沙地,村民们共行走48万多公里,拉土8万多车,可以说是“千里百车一亩田”。到1977年该村共造林8000多亩,实现了农田林网化

由于在治沙造林等工作中的杰出表现,李守林于1968年任定边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并当选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女性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在治沙造林活动中,她们组成了一支不可小看的力量。前述小滩子村就有一支“铁姑娘战斗队”,活跃在治沙第一线;榆高渠上则有“红色娘子军连”。

“文化大革命”后期,榆林县补浪河公社兴起一支“长城姑娘治沙连”,在其后的很长时间中都被作为榆林治沙精神的一种象征。它成立于1974年春,由54名女青年组成,她们来自补浪河公社各个生产队,当时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14岁,平均年龄18岁。治沙连治沙的地点位于该公社的大水湾,由1000多个沙丘组成。第一任连长童军回忆到,“吃没吃处,住没住处,方圆几里,连做一双筷子的树枝也很难找到,就连烧的煤炭也得自己到160多里外横山的煤矿去拉,要在这里扎营,困难实在不小”尽管如此,姑娘们仍在大水湾安顿下来,上午修地,下午和晚上还要挖马槽井。排长吴振林母亲去世后,家务无人料理、弟妹无人照顾,组织上批准其回生产队,但她坚决不回去,仍然奋战在沙梁上。

截至1977年,长城姑娘治沙连在该公社的沙梁碱滩上营造沙柳林2400亩,主副林带25条,挖水渠5条(全长5华里),种地120亩,年产粮4万多斤。1978年,该连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十面红旗之一。

林木保存率低  毁林事件频发

虽然70年代我区干部群众进行了大规模的林业建设,但由于造林模式粗放,运动式造林只造不管的倾向使得林木的保存率不高,一些地方存在“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农田基建活动也对原有的植被造成一定破坏,不少地方以“学大寨”为名,“毁坏了不该毁的大片林木”

1966年,全区造林累计保存面积达314万亩,而1974年全区有林面积才有446万亩8年间只增加了132万亩。前面提到,7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林业建设,光1974年全区造林就达到了101万亩。据1975年林业资源清查和“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一期工程规划调查,造林保存率仅45.2%

19688月,榆林县革委会通报了小壕兔、刘官寨等公社的毁林开荒事件。小壕兔公社毁林开荒面积达到1万多亩,刘官寨公社破坏柠条林1千多亩,砍掉柠条34万余斤。榆林县巴拉素、青云、城关、红石桥和神木县大保当等地也存在毁林现象。专区革委会对带头毁林开荒者依法惩办,并将已开荒沙地所产粮食就地收打、交售国库,所开沙地还林还牧。

专区对毁林事件的严肃处理并未完全遏止这种现象的再次发生。19731975年之间,榆林、神木、定边、府谷等县接连发生毁林事件,尤以神木县大保当公社毁掉沙蒿5万多亩最为严重。

19743月,地革委副主任李新民和地委书记杨达在全区林业工作会议上严厉批评了各地的毁林事件,认为“砍了五万亩沙蒿,这是扎穷根”“造林、护林就是前进,毁林破坏就是复辟倒退” 。为加强林木管护,19754月,地区革委会出台了《关于认真保护森林、树木和草原植被的布告》,各县严肃调查并处理了毁林事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文件、规定来规范造林、护林工作1976年,地区革委会批准神木县成立了大保当地区天然林管理站。林木保护机构的增设,对于从体制上保障林木管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治沙所的恢复和飞播造林工作的开展

治沙造林工作中不能不提的一个方面就是“飞播造林”,即飞机播种造林。飞播造林的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能在群众力所不及的流沙地执行造林固沙任务,并可节省大量劳力,成本低于人工固沙造林最初始于1958年的榆林飞播造林试验,由于收效甚微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于1965年后停顿。

榆林乃至陕西省唯一的一所治沙科研机构——榆林地区治沙研究所,在“文化大革命”中几起几落, 197112月下放到榆林地区(之前为陕西省治沙研究所)197210月与榆林地区林业局合并。1974年又恢复榆林地区治沙研究所,并决定在榆林西沙重新建所。治沙所恢复工作后,参与了国家在榆林进行的飞播造林试验。

1974年,根据国家农林部(1973)农林(林)字第102号文件和陕西省农林局19731115日在西安召开的关于继续开展榆林沙区飞机播种试验座谈会的《纪要》,又重新开展了这项科研工作。在陕西省农林局和黄委会的主持下,成立了榆林沙区飞播指挥部下设飞播试验研究协作组,当年便开始了两项飞播试验课题。

19748月,陕西省科技局和农林局联合下达了“榆林沙荒大面积植树造林扩大试验”任务,要求到1980年营造3万亩样板林,搞好流动沙地飞机播种造林等6项研究。参加扩大试验的单位有榆林地区治沙研究所、榆林县治沙试验站、靖边县治沙试验站和榆林、靖边沙区的一些国营林场和社队,主要研究人员9名。试验地选在榆林县和靖边县境内的一些流动沙地上。

同样在1974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陕西省林业厅下达“榆林流动沙地飞机播种造林种草试验”课题,地区治沙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榆林县林业局等11个单位2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试验。试验区在榆林县城北的红石峡

两次飞播试验中,榆林地区治沙研究所是其中的主力,并且集结了这两项科学试验的成果,为我区的科学治沙事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所的漆建忠、屈秋耘等科研技术人员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两项飞播试验营造了数万亩示范林,实验技术推广面积更达到300多万亩,为改善我区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