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
榆林市境内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 、陕北台凹的中北部,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种类。
地势从西北向东南缓倾,白于山、横山山脉、长城岭连线构成境内地势脊线,全境大体可分为4个台阶,山文地较少 ,除白于山、横山等低山外,有几条梁地。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境内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皇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等53条河流汇入黄河,径流季节、年际变化大。壕赖河等7条季节性内陆河注入红碱淖。
榆林以长城为界,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北部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36.7% 。沙丘绵延,交错分布有大小不一的内陆海子、湖盆滩地、河谷滩地,土地广阔,光照充足,水资源相对丰富。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属黄土高原腹地,面积约22300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51.75%。沟壑纵横,峁梁交错,地貌复杂多样,65%以上的土地为陡坡地。气候温凉干旱,水资源相对贫乏。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1.55%。地势高峻,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资源缺乏。土壤大体分为北部草原土壤地带和南部草原化森林草原土壤地带,黄土与风沙构成最显著的自然特色,各种自然因素都表现出过渡性和自然地带边缘性特征,自然景观类型复杂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