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古今榆林  > 榆林概况  >  风景名胜

红石峡生态公园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浏览量: 1412   发表时间: 2021-01-27 23:26:57.197
打印本文

       

       


       红石峡生态公园位于陕北历史文化名城——九边重镇榆林城北二公里处,它的历史和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是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必争的边关要塞,是黄土高原的北端与毛乌素沙漠及鄂尔多斯台地南缘结合部,也是黄土地农耕文明与蒙古大草原游牧文化的接壤地带,大漠与边地风光、黄土与蒙汉风情尽收眼底。

       红石峡生态公园由内外景观两部分主体构成,园内又星罗棋布八大景点。它的外部景观壮丽、雄奇,它的内部景观则仿佛一处置身烽烟之下的历史和自然的世外桃园,并形成它外雄内秀的气质与风姿。

       红石峡生态公园是塞上自然人文名胜红石峡系列景观的一部分,无定河的两条干流之一榆溪河一衣带水穿园而过,下游是驰名遐迩的红石峡南峡摩崖石刻宝库,上游是榆溪河上最大的人工海子红石峡北峡水库,东望万里长城最大要塞——镇北台,西眺毛乌素沙丘,园外尚有易马城、款贡城等蒙汉贸易等自然历史遗迹。,身在其中能品位醇久如诗的塞北古文化。六国古长城从园中穿越,历史遗迹点将台和西夏王李继迁墓经修复在这里重现。园中流淌的榆溪河水因明妃--王昭君到达塞外蒙古时濯其红颜而更加清澈。公园依山傍水,远离城市的喧嚣。在秀美的自然环境中融入历史人文,使人“触摸自然、感悟文化”。

       天蓝林青去横斜,曲折幽婉有人家。白壁青瓦映黄沙,千年仰望占繁华。这就是塞上榆林唯一的民俗旅游观光度假村——红石峡生态公园。

       住在公园:园中的陕北民俗文化村内有剪纸馆、文化长廊、百石林和陕北第一石雕——老汉吹唢呐。颇具农家特色又设施齐全的陕北民居宾馆是游客最好的休闲去处。

       吃在公园:豪饮陕北老酒的醇香,细品陕北农家小吃的精美。这里汇聚了陕北饮食文化的所有精华。

       玩在公园:生态八景足以陶冶情致,民俗演义尽可赏心悦目。索道飞降、弯弓骑射,骝毛驴、打腰鼓意趣横生,点狼烟更能跨越历史感受古国纷争。驾车在沙地飞驰,乘热气球飞行挑战自我。你可以把心融入其中去触摸杨柳风姿里流淌的涓涓故事,你可以把自己彻底释放去感悟剪纸妖娆里三哥哥与四妹子的纯真爱情。你可以用真挚的情感去聆听湖畔唢呐老汉讲述的黄土苍桑。你可以用执着的赤诚去寻觅逝去的历史残留下的点点遗踪。红峡飞降可以使你饱瞰大自然如何将一支神奇的彩笔,肆意挥洒绘就了灿烂的画卷,殷红的摩崖,如火的柳叶,碧绿的湖水,加上蓝天、白云、飞瀑和色彩斑斓的游人,甚至游人充满色彩的笑容。长520米、落差26米的飞降距离可以让任何一位大胆的人感受来自生态公园的另一种情调??奇、险。而后,乘着舒缓的缆车,再将所有盛景一览无余。乘一艘孤舟,游历在清澈的湖面。掬起一捧透着清凉的碧水,和水中的鱼儿互相嬉戏,这种神仙般的浪漫情怀堪称一绝。生态公园准备了数艘船。驾着扁舟,不在水面留一丝足迹,与家人、恋人、朋友敞开心的沟通,将所有的重负都释放于深情的山水。

       生态公园没有忘了喜欢体育锻炼的朋友,泉水游泳池、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一应俱全。也许你曾驰骋在赛场上,也许你曾和高手角逐。但你体味过在湖光山色之中,聆听着自然之声的体育锻炼吗。试一试就知道了。

       夕阳西下,贪恋山水的人也许依然是久久的不忍离去。野营不失为一种绝佳的选择,举着篝火,约三五个知己,斟几壶陈年佳酿,高唱几曲婉转的信天游,和山水共舞,与精灵齐唱。

       人在画中行,歌从耳畔过,闲却东风醉人何止春花,寻径天下此外风景独好。

       生态八景:

       一、纸镂乾坤

       这是个土生土长,土色土香,土里土气的陕北剪纸世界。凭借一把小小剪刀或刻刀,弯曲自然、运转灵活地在纸上镂空剪刻成花样,淳朴的陕北人就这样装点着自己的生活。陕北剪纸以刚劲有力、粗犷豪放见长。种类有窗花、炕壁画(炕围子)、顶棚画、板架挂画、小孩鞋头画、裹肚画等……反映了陕北人民豪放古朴的性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间剪纸与各地风俗习惯密切结合,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举凡岁时节令、居住、服饰、诞生成年、婚葬、寿筵,都在馆中的剪纸上得到了反映。剪纸的馆创作者利用现代的材质给陕北剪纸文化以新的表现形式,将陕北剪纸  入院墙内,  入自然中使剪纸以不在是纸上面的艺术,上升到了一种自然中体现艺术,艺术  入自然中的境界,犹如走遍了陕北的黄土窑洞、村落院户,和陕北农民共同在四季春秋里劳作享受在挥汗如雨后的火红喜悦;了解了陕北婆姨和汉子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执着追求。

       二、高原号子

       这尊陕北最大的雕塑坐落在河畔,高15米,是目前表现人物雕塑中陕北最大的一个,系着白羊肚手巾的老汉是典型的陕北符号的象征,他满脸的络腮胡和额前的深皱记载着黄土高坡的千年沧桑,让人领略到旧日黄土地上的苍凉与厚重。他所持握的唢呐是陕北人倾诉心声的古老乐器,其声婉转悠扬。老汉在湖面轻风的呼啸中,人可以隐约感受到,饱含着草原风情、黄土亲情的唢呐声吹出黄河岸边,丘陵沟壑、山峁交错。老汉高扬唢呐的英姿,让人看到陕北人世代不屈的昂扬向上和如今崛起奋进的雄风。

       三、红峡映台

       榆林地处边塞,乃兵家纷争之地。金戈铁马,演绎出多少将士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沙场秋点兵的盛景早已不复存在,但历史不曾将浩荡的雄风湮没,引后人常常缅怀。依据历史留下的种种痕迹,在红石峡地支卯的方位上修建了点将台。点将台就是守城将士点卯、议事、习武、赏罚的治军场所。古代官署衙门和军营办公,在清早卯时点名签到,谓之点卯、应卯和划卯,名册称之为卯册。旧的点以存在,形态也无从考证新建的点将台,点将台不仅延续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方位与文化,还在结构上借鉴一些国外古建筑的独特风格,外形融入埃及金字塔和玛雅金字塔的构筑风格最顶端还用了象征中国的符号长城台,有趣的是台的每个比例尺寸都和我国古代历法有关,祈祝着风调雨顺和吉祥平安。游客在游历点将台的过程中可以在每个台阶,站马道的高低等等中搜寻出蕴藏在其中的奥妙。

       四、幽冢故里

       远去 年的西夏朝在它的发祥地上依然流传着无数个传奇故事。李继迁的名字也始终不为人忘怀,这位党项族的一代英杰,征战一生使拓拔部的实力迅猛增长,奠定了西夏建国的坚实基础。公元1004年,这位英雄离世,他魂归何处也被传说的扑朔迷离。其中一说,他就葬于红石峡附近。他的墓盘旋在这湖光山色之中,孤独的眺望着这片土地,一望千年。在美景中倘徉,与他对峙,浩荡的大夏故国的历史会在脑中渐渐上演,使人在祥和和宁静中再去体味浩淼贺兰、苍茫银州气吞中原的豪情。

       五、百石成林

       大自然造物时的鬼斧神工是任何能工巧匠所不能及的。陕北石头颇得造物的垂青,素有清涧的石板、绥德的石狮著称天下。百石林中的石头都源自陕北的深山大川,得日月之精华,临风之濯润。在精心遴选后聚石成林。林中的每块石头均未经任何人工雕琢,以自然之姿恣情展现自我。犹如酣畅之山中高士,或肃穆,或怡然,或狂放,或板着无情的面孔,或舞动着妖娆的身躯。石头线条流畅,质感丰富,给人以无限遐想。

       六、碧湖映柳

       生态公园里的湖也许在大小上不足称之为海,却有比海更秀美的丰姿,使人觉得它是当年麻姑献寿时不慎遗落的一块随身的佩玉,碧的让人眼睛发亮。水因明妃--王昭君到达塞外蒙古时濯其红颜而更加清澈,尤其在美丽动人的黄昏,晚霞映的水面金黄,与湖中苍翠的水草、湖畔婀娜的杨柳组成一幅难描的工笔水彩。每当夕阳将西坠于大漠深处时,天际间便红云弥漫,仿佛点燃了沙丘和山峦,也染红了树木,丛丛杨柳在此刻犹如列队参加竞美羞红脸的少女。夕阳、赭色石崖、红树互映,一汪清澈的碧水缓流于脚下,使人想起杜审言“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的佳句。

       七、沙疑南渡

       地处大漠却孕育出一片小江南,红石峡本来就是沙漠上的奇迹。公园在这奇迹中再造出一种异域风情,南国佳境。湖畔的银沙质感细腻,从摩崖石刻旁边走过后抓一把绵软的沙子,走进沙滩上搭起的一个个供游人小憩的帐篷,观望湛蓝湛蓝的天空,阳光灿烂,树儿快乐地摇着叶子。没有大漠孤烟直、没有长河落日圆、没有满目苍凉,满眼是灿烂。原木搭建的浮桥上游人在缓缓经过,坐在竹编凉亭下侃侃而谈的行者使人产生一种幻觉,自己所处的到底是漠北还是怡人的江南。

       八、柳潭霞蔚

       湖水的坝口,水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潭中,虽不是势如翻江倒海。却也水石相激,发出隆隆响声,腾起一片烟雾,迷蒙细雾在阳光照射下,又化作了一道道彩虹,幻景绰绰,奇妙无穷。水小时,它妩媚秀丽,轻轻下泻,犹如玉带高悬;水大时,“山舞银蛇”、“金水拍岸”、“波涌玉龙”、“云腾水怒”,使人不禁回想起“疑是银河落九天”。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围经常处于纷飞的细雨之中。日薄西山时在  柳树的相映下,潭里彩虹镣绕,云蒸霞蔚,摩崖顶上顶上绯红一片,边离变幻,使人心旷神怡,久久舍不得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