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神府煤田大开发 一榆林第 一个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
一 、一条登上全国头条新闻的地质勘 探报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全国工作重 心转向经济建设 。能源供应问题成为制约 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1980 年国家煤 炭工业部把鄂尔多斯盆地列为全国三大 找煤区之一 ,要求在两三年内提交数百亿 吨的煤炭资源储量 。根据这一精神 , 陕西 省委、省政府决定调动全省煤田地质勘探 力量 ,立即对榆神府地区展开全面的地质 普查 ,组织一场煤田地质勘探大会战。
1982 年 12 月 9 日 , 陕西煤田地质勘 探公司一八五队提交了《陕北侏罗纪煤田 榆神府勘探区普查找煤地质报告》, 报告 称榆林全区 8 个县储藏有可以开发的煤 炭资源 ,预测储量 2062 亿吨 ,榆神府煤田 储量 877 亿吨 , 且埋藏浅 、煤层厚 、煤质 优 ,尤其是神木北部主煤层适宜大型机械化开采。
这 一 发现创造了中国煤田地质勘探 新发现资源量的最高纪录 ,被称为我国能 源工业"六五"期间最重要的发现。当月 28 日、30 日 ,《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先后在头版或头条以《榆林地区发现一个 大煤田》为题 ,报道了神府煤田 ,扩大了神府煤田的知名度 , 引起国内外关注 , 受到 党中央、国务院高层的重视。
二、陕北有煤田 地方要开采
榆林地区地理位置偏僻 , 交通不便 , 煤田发现初期 ,榆林地区干部群众就希望 早日开发 , 改变地方经济贫困落后面貌 。 在李智盛等榆林籍老干部的积极协调促 成下 , "陕北有煤田 , 地方要开采"的信息 传送到党中央、国务院最高决策层。
1982 年 3 月 国家计委将神府煤田开 发列人国家计划 。此后 , 国家计委、煤炭工 业部、国家能源规划办等相关部委负责人
先后考察神府煤田。1983 年 4 月和 6 月 , 中共中央委员 、 国家煤炭工业部部长高扬文两次考察神 府煤田 ,指出神府煤田开发已列人本世纪 的开发计划 ,提出陕西省要成立神府煤田 开发规划小组 , 搞好勘探 、规划和开采准 备工作 。高扬文回京后国家煤炭工业部很 快成立了神府煤田开发筹备小组 , 陕西 省 、榆林地区和神木县相继成立了相应的 煤田开发领导机构 ,指导制定煤田开发规 划和前期准备工作 。9 月 , 国务委员、国家 计委主任宋平亲临神府煤田考察 ,坚定了 国家计委开发神府煤田的决心 。在一系列 可行性调研的基础上 ,神府煤田开发终于 列人国家计划 , 启动了前期准备工作 。 1984 年 7 月 ,煤炭工业部副部长于洪恩考 察神木煤田开发 ,表示煤炭部正积极争取 将其列人国家"七五"计划。
陕西省委也积极支持神府煤田开发 , 1984 年 1 月 14 日常务副省长徐山林到榆 林调研后确定神府煤田开发中的问题由 榆林先向省上书面报告 ,省地共同赴京汇 报 。陕北建设委员会 1984 年制定的经济 建设方针决定 , 积极开发陕北煤炭 、石油 资源 , 逐步发展能源工业 , 支持神府煤田 开发。
榆林地方主政官员将神府煤田开发 作为改变榆林地区贫穷面貌的突破口 , 为 凝聚共识 , 1985 年 4 月 4 日 , 行署专员李 焕政在《陕西日报》和《榆林报》上同时刊
文《选准突破口 ,开发榆林》,指出"改变榆 林地区面貌的工作千头万绪 ,必须有一个 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就是围绕神府煤田开 发 ,逐步建成煤 、电 、铝工业基地"、"开发 榆林不仅是榆林自己的大事 ,也是振兴陕 西经济的大事"。
在开发政策上 ,榆林地区在争取国家 支持的同时 , 积极发展地方煤炭经济 。
1984 年 ,榆林乡 、村和个人开办小煤窑数 量猛增至 64 个 。神木提出"以煤致富 ,振 兴经济"的口号 , 以煤炭为主的乡镇工业 蓬勃兴起 , 在国家统 一 规划下 , 全县办起41 个集体和个人小煤窑。从 1985 年起 ,根 据国家"有水快流""大中小并举 , 国家 、集 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 ,榆林地方开办小 煤矿开始兴起 ,在神府煤田北部勘探区大 型露天矿区 , 当地乡政府动员农民集体 、 联户一齐上 ,大量小煤矿应运而生。
三、神府煤田大开发的前奏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煤炭供 应十分紧张 , 在此形势下 , 神府煤田开发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所未有的重视。
1985 年 6 月 15 日 至 16 日 , 时任中共 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临神木和府谷视察 , 提出"省地县各级都要研究发展煤化工生 产 ,采取"滚雪球"的办法 , 由小到大逐步 发展起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国家""要 放手让群众搞煤炭""神木是个好地方 ,一定要把地下的黑色宝库挖出来 ,把地上的 绿色宝库建起来"。
1985 年 9 月神府煤田开发列人国家 "七五"计划前期重点准备项目 。同年十一 假期期间 , 省委书记白纪年 、省长李庆伟 来榆林检查工作 ,要求做好大开发前期准 备工作 , 国家已决定首先修通包神铁路 , 省上改造榆林至府谷的干线公路 ,神府两 县要搞好地方公路建设 ,加快神府煤田矿 区精查勘探。
同年 11 月 12 日至 13 日 , 国务院副总 理李鹏视察神府煤田 ,指出神府煤田优势 明显 ,但交通不便 , 开发总方针是群众办 矿、国家修铁路。"七五"准备 ,"八五"大规 模开发 , 为保证运输 , 争取三年之内建成 包神铁路 ,并把神木到山西保德和神木到 包头两条公路建成柏油路面 ,用大吨位汽 车运输 。李鹏在神木题词"资源丰富 ,大有 希望 ,实事求是 ,稳步前进" 。鼓励农民联 合办矿 ,多挖煤。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 ,神 府煤田开发工作紧锣密鼓进行 。1985 年 5 月 15 日 , 中国华能精煤公司(神华集团的 前身)在北京正式成立 , 主要任务是筹集 资金开发煤炭 , 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石扢台 煤矿 、大柳塔煤矿等国家级大型煤矿相继 开工 , 同时加紧了地方 、乡镇煤矿发展规 划 。 1986 年在神府煤田安排建设 15 个矿 井 ,预计至 1988 年底全部形成生产能力 ,其中地方国营煤矿 8 个 ,乡镇煤矿 7 个。
1986 年 5 月 7 日《陕北神府煤田总体 开发规划》在煤炭工业部召开的总体规划 评审会上原则通过 ,规划确定神府煤田铁 路与煤矿建设同步进行 ,分为三个阶段实 施。
四、神府煤田大开发正式启动
1986 年 5 月 23 日 至 24 日 , 国务院总 理赵紫阳视察神府煤田 ,在神木县听取神 府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汇报时提出"实行股 份制 , 以群采为主 , 国家、地方、集体 、个人 一 起上 , 建立 一 个大公司 , 都可以投资人 股"(即后来群众称作"国家修路 , 群众办 矿")的神府煤田开发方针 。1986 年 6 月 3 日 ,赵紫阳刚从榆林考察回京后立即主持 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加快神府煤田 开发建设速度 , 将原定"七五"准备 , "八 五"大规模开发 ,转为立即上马 ,列为国家 "七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成为建国后榆 林第一个列人国家计划的项目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速神府煤田开发的决定》,标 志着神府煤田大规模开发正式启动。
1986 年 7 月 15 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 神府煤田开发动员会 ,要求全省支持神府 煤田开发 , 推动陕北经济发展 , 决定立即 组建榆神府经济区建设领导班子 ,成立神 木煤田开发领导小组 , 副省长张勃兴任组 长 ,李焕政任副组长 。29 日 ,地委、行署召开神府煤田开发动员大会 ,把神府煤田开 发作为全区经济建设的重心。
省、地全力支持神府煤田开发 ,《世界 经济导报》、新华社、《人民 日报》纷纷报道 "神木煤田大开发拉开序幕"的消息。榆林 地方政府以开放的态度 , 提供优惠条件 , 欢迎各界人士共同开发神府煤田。
1986 年 9 月 4 日李鹏主持召开国务 院常务会议 ,贯彻赵紫阳总理关于加快开 发神府、东胜煤田的指示精神。11 月 8 日 , 省政府决定组建陕西省神府煤田开发经营公司 , 同时成立神木煤田开发协调小组 ,张勃兴任组长 。陕西省出台了《神府煤田开发规划》的安排意见 , 组建省煤田规划办公室 ,启动对神府煤田开发的总体规划工作 ,榆林地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煤田开发领导机构 ,指导制定煤田开发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赵紫阳总理"国家修路 ,群众办矿"的开发总方针 , 除中 、省、地 、县国有矿外 ,榆林地、县出台优惠条件 ,欢迎各方力量参与煤田开发 , 乡镇煤矿和企业 、部门 、军队等与地方联办煤矿大量涌现。
(作者: 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