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季鸾》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榆林城人。毕生从事新闻报刊事业,被时人尊称“政论家”、“一代报人”、“陕西三杰”。季鸾出生于山东邹平县。父亲张楚林,清代进士,在山东省做过几任知县,后死于济南。季鸾于1903年随母回榆,曾在榆林、礼泉、三原等地就学。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学习期间加入同盟会,并创办《夏声》杂志,鼓吹革命。1910年归国,应同盟会员于右任之邀,赴上海主办《民立报》。1912年经于右任荐举出任临时政府总统秘书。曾为孙中山起草“大总统就职宣言”,并用电报向《民立报》报道了这一新闻,是中华民国建立的第一条新闻。嗣后他奔波于北京、上海,先后创办《民信日报》、北京《民立报》,主办《中华新报》,接连发表社评,揭露袁世凯、段祺瑞丧权辱国、残害民众的罪行,曾两度身陷囹圄,但均因舆论压力被释放。1926年他流亡天津,恰遇留日同学吴鼎昌、胡政之。三人商议办报,时值旧《大公报》停刊,联合筹资5万元,接办了《大公报》。张季鸾出任总编辑,拟定“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力图使《大公报》成为一份反映中国自由舆论的喉舌。新改版的《大公报》多次以榆人化名撰文,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公然提出:“亲俄之工潮当禁止,皆吾人之作对者”,拥护国民党政府;反对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但他反对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员,指出:“此诚政治上之最大黑暗,为革命时代不能容也”;揭露国民党政权腐化现象,大声疾呼“文明在哪里?主义在哪里?对同胞大众扶助否?教导否?曾不加剥削否?”他因社评言简意赅,泼辣敢言,称誉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