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传承黄河文化精神 讲好榆林生态故事

浏览量: 291   发表时间: 2021-12-23 08:50:16.0
打印本文

——我室主任赵晓亮出席“黄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并演讲

12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和济南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1经济学):黄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分别在北京和济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此次论坛通过云会场方式在北京和济南同时举行,来自中国政府、非盟成员国以及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智库、企业等领域的200余人参加活动。论坛聚焦“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征程中共同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主题,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鉴进行研讨交流,共同探讨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光增色,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fc9844aa2c78f994227c25b7b2d27c0.jpg


我室主任赵晓亮在线出席活动,并在“黄河文化与生态文明志建设论坛”中以《传承黄河文化精神 讲好榆林生态故事》为题发表演讲。

榆林地处黄河几字湾,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随着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近代以来榆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代代榆林人秉持“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产生了以高西沟为代表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取得了生态建设重大成就,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

ce6610309ed5acef04c1bd7acc5e766.jpg

榆林人粗犷豪放、忠厚勤劳的性格源自于千百年来黄河文化的深远影响。在革命战争年代,黄河文化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榆林的革命事业,在实践中发展出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等文化内涵,锻造了榆林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品格在榆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黄河文化中以“应时、取宜、守则、和谐”为核心的“天地人和”思想,为榆林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探寻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了根本途径,为榆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智慧。

9070f2261175eee92a9f99cfbf09798.jpg


站在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榆林将继续挖掘弘扬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继续深入研究黄河历史,在黄河文化与生态文明志建设方面发力,讲好榆林故事,保护、弘扬、传承黄河文化,探求黄河流域榆林境内生态保护的良策善治,奋力实现榆林高质量发展,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