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简介
子洲县简介
子洲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榆林市南缘,是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1944年1月,由绥德、米脂、横山、清涧等县划地建县,为纪念革命烈士李子洲而命名。全县总面积2024平方公里,辖11镇、1乡、1个街道、274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29.1万,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华散曲之乡、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平安创建先进县和全国清明文化起源地。
历史悠久、人文深厚。夏、商、周时期,县境内先祖部落居住。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曾在淮宁川(古称重耳川)避难12载,介子推“割股奉君”、汉代“李广射虎”等故事,都发生于此。大理河、淮宁河流域,分布有大斌县、威戎城、临夏城、克戎寨、马蹄寨、南丰寨、绥平寨、怀宁寨等古寨堡,古代烽燧墩台,随处可见。境内黄土坬天然大坝,世界之谜,高原奇观。马蹄沟“十里盐湾”。曾为陕甘宁边区做出过巨大贡献,有“宁丢延安,不丢十里盐湾”之誉。南丰寨是陕北革命的发祥地、策源地,1928年4月,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成立了陕北特委,为陕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邱家坪、高家塌、巡检司有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旧居。马蹄沟曾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临时驻地。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老一辈革命家马文瑞、安子文、安志文,走出了王扶之、高维嵩、纪海亮、王振荣、徐作旭、安鮫驹6位少将,走出了全国战斗英雄庞国兴。孕育出电影剧作家张子良、射击世界冠军祁春霞、举重世界冠军马润梅、摔跤世界冠军景瑞雪,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与英雄模范人物。
优势集聚,文化璀璨。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大理河、小理河、淮宁河流经南西两川,滋养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秧歌、唢呐、道情、说书、剪纸、石雕、面花、陕北民歌等优秀传统文化荟萃驰名;馃馅、雪花、抿节、摊黄、杂面、肉夹饼等名优地方风味小吃勾人味蕾;西峰寺、南丰寨AAA级旅游景区风景秀丽;“四大名山”、佛殿堂、金鸡山等,林草深秀,植被茂盛,堪为乡村绿色生态胜境;刘家大院是省内首家孝文化展览馆;“子洲八景”蕴涵丰富,景观独特。境内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土地丰饶,交通便利。境内槐树岔、电市等地,先后发掘出大量珍贵恐龙脚印化石,驼耳巷乡黄峁河是古生物化石富集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3000亿立方米,有天然气井196口;石油储量1300万吨,有油井1110口;煤炭预测储量9.9亿吨;岩盐储量4000亿吨以上。此外,铁、磷、石英、粘土、墨玉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开发潜力较大。境内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合五谷杂粮与特色瓜果生长。全县有核桃13.32万亩、苹果18.2万亩、中药材21.5万亩。“太中银铁路”“青银高速”“307国道”穿境而过,全县实现“村村通”,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子洲黄芪”品质优良,享誉国际,“子洲黄豆”富含大豆异黄酮与蛋白质,均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子洲聚焦“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教育强基、创新驱动”发展方略,全力建设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县、陕北山区节水旱作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创新创业先进县。结合产业实际,突出比较优势,确立“1+双百+n”产业转型升级路径,“1”即围绕传承和弘扬李子洲革命精神这一主线,发展现代文旅融合产业;“双百”即打造中药材和超细白绒山羊两个跨区域百亿级产业集群;“n”即扶持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202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0.04亿元,增长5.5%,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69亿元,增长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66亿元,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66亿元,下降2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9亿元,增长8.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455元、15709元,增长4.8%、6.5%。